一、褐家鼠的为害特点
褐家鼠为中国广大农区、城镇和工矿企业的最主要害鼠。它们大量盗食、糟蹋和污染各种粮食及食品,毁坏家具、箱柜、衣物、书籍、珍贵之物、仪器、设备和建筑物。咬伤咬死家禽和幼畜,影响畜禽生产。甚至发生咬死咬伤婴儿和瘫痪老人;它们还啃咬电缆,进入高压变电所可能引发停电,造成地铁停运、工厂停电和引起火灾等事故;此外,它们还传播流行性出血热、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弓形虫病、斑疹伤寒、Q热、蜱媒回归热等多种疾病。
二、老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什么
1、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2、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3、视力敏捷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4、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5、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在熟悉的环境中改变一部分,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如处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三、褐家鼠的特点,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区别
1、形态特征:体粗壮;耳短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后足较粗大;背毛有棕灰、棕黄、灰褐等颜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毛一般灰白色;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2、生活习性:活动力强,善攀爬、弹跳、游泳、潜水;属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吃。3、栖息环境:栖息地非常广,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4、繁殖方式:繁殖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褐家鼠为中小型啮齿动物,体粗壮;耳短厚,有短毛,向前翻不到眼睛;鼻端圆钝;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其上鳞环较清楚,鳞片间有较短的刚毛;后足较粗大,长于30毫米;全身毛色因栖息场所不同而略有差异,背毛有棕灰、棕黄、灰褐等颜色,头及背部杂有黑色毛,腹毛一般灰白色;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雌鼠乳头6对。
(1)活动:褐家鼠活动力强,善攀爬、弹跳、游泳、潜水,啃咬能力极强,可咬坏铅板、铝板、塑料、橡胶、质量差的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靠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来进行活动。
(2)食性:褐家鼠为杂食性动物,几乎所有食物、饲料、工业用油乃至某些润滑油,甚至垃圾、粪便、蜡烛、肥皂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但喜欢吃含脂肪和含水量充足的食物,常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要食料,捕食小鱼、虾、蟹、大型昆虫、蛙类等,甚至捕食小鸡、小鸭等家禽。
(3)巢穴:褐家鼠为家、野两栖鼠种。室内主要在屋角、墙根、厨房、仓库、下水道、垃圾堆等杂乱无章的隐蔽处营穴。室外则在柴草垛、乱石堆、墙根、阴沟边、田埂、坟头等处打洞穴居。
褐家鼠栖息地非常广泛,在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以及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多栖居在住宅墙根、屋角及厨房、阴沟、仓库、下水道、垃圾堆等处,特别是在牲畜圈棚、仓库、食堂、屠宰场等处数量最多。还常随着气候、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室内与田间的往返迁移。
褐家鼠的繁殖力很强,只要气候和环境适宜,且食物丰盛,基本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其中春秋两季为繁殖高峰期。一年可产6-8胎,每胎产仔数4-10只,高可达17只。幼鼠3-4个月后即能繁殖,并可保持1-2年的生殖势能。寿命可达3年,平均1.5-2年。
褐家鼠体型与黄胸鼠相似,但是黄胸鼠的体型相较于褐家鼠更加瘦小、细长。
褐家鼠尾长通常短于头躯长;黄胸鼠的尾长超过头和躯干长度之和。褐家鼠的耳朵短而厚,不能盖眼;黄胸鼠的耳朵大而薄,可盖眼。褐家鼠的前后足背毛为白色,而黄胸鼠前足背中央毛为暗褐色,周围呈白色。
褐家鼠雌鼠的乳头为6对,胸腹各3对;黄胸鼠雌鼠的乳头为5对,胸部2对,腹部3对。
褐家鼠的头骨大于黄胸鼠,同时褐家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基本平行,而黄胸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呈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