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的车(家用四驱轿车)

轿车有四驱的吗

有的。四驱轿车有大众辉昂、高尔夫、玛莎拉蒂总裁、Ghibli、凯迪拉克CT6以及斯巴鲁力狮等。

1、美系品牌——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在中国算是二线豪华品牌之首了,也是同样的理由,豪华品牌在其车型上面使用四驱系统是很常见的事。卡迪拉克的四驱车型有凯迪拉克XT5、凯迪拉克CT6、凯迪拉克XT4、凯雷德ESCALADE,其中凯迪拉克CT6是四驱轿车,其他则是SUV车型。

2、斯巴鲁

斯巴鲁的四驱车型有:森林人、斯巴鲁XV、傲虎、力狮,基本上斯巴鲁在中国市场上的车型都是四驱车,其中力狮属于四驱轿车,其他则是四驱SUV。

扩展资料;

四驱形式

1、分时四驱

分时四驱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通过手动进行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有驾驶者根据驾驶需要通过对分动器的断开或接通达到两驱或四驱的目的这也是越野车或带有四驱功能的SUV最常见的四轮驱动系统。

2、适时驱动

适时驱动就是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四轮驱动系统,在一般情况下依然是两轮驱动。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打造四驱汽车的成本,也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量产的主流SUV像本田CR-V丰田RAV-4等都装有适时四驱系统。

3、全时四驱

全时四驱就是汽车在行驶任何时间所有轮子全部独立运动。全时四驱车比两驱车有更优异的驾驶基础:更好的动力、牵引力、更好的驾驶体验、在剧烈驾驶情况下更安全、行驶更加稳定。所以一般高端SUV才会配备此系统。如奥迪Q7宝马X5奔驰GL等。

四轮驱动的有什么车

奥迪Quattro大众4-Motion宝马M奔驰-4MATIC

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这几家德国顶尖的汽车制造商在四驱技术都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在国内,人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技术可能早就耳熟能详。奥迪官方也把QUATTRO四驱作为奥迪的一个很独特的技术亮点。但同是德国血统的奔驰4MATIC,大众4MOTION,宝马Xdrive就鲜为人知了。事实上,这些四驱都跟QUATTRO一样,是经过了几代的演变才变得成熟起来的。

●说在前面:为什么需要四驱技术?

要了解这些复杂的四驱技术特性,以及性能上的优劣,首先还得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四轮驱动的发展史。四轮驱动技术主要分为越野四驱和公路四驱。越野四驱最早时从战争中发展出来的。

二战美军为了加强前线步兵和指挥官作战的机动性,开发了一款轻便的四轮驱动小车吉普威利斯。它采用的是分时四驱的设计结构。在当时几乎还没有全时四驱的设计理念。

之所以不能把动力固定的以刚性的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轮时因为汽车在转弯时,四个车轮所运动的轨迹各不一样,转弯圆弧的半径也都不相同。所以要想把动力刚性的分配给前后车轮就必须让前后车轮保持完全相同的转速,这在直线行驶时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还能提高轮胎的有效抓地,但在转弯时问题就出来了。

由于每个车轮在转弯时所压过的弧线不一样就意味着每个车轮的转速都不能一样。如果刚性的把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车轮的话,那么每个车轮的转速都只能完全相同那么在转向时,前后车轮就会发生转向干涉,如果是干燥路面就会产生一个制动力让车不能前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向制动。当然,不光是前后车桥有转速差,从图上看左右车轮也存在转速差。

我们知道在汽车的驱动桥上都装有差速器。差速器的作用就是能够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来适应不同的转向轨迹。普通的这种差速器由于没有任何差动限制,发动机的动力被差速器自动的分配给受阻力较小一侧的车轮,所以这种叫做开放式差速器。几乎所有两轮驱动的汽车上都装有这种差速器。

那么,如果一台汽车是由四个车轮驱动的,那么我们不难想象,如果要刚性地按照50:50给前后驱动桥分配动力,那么就不能长时间处于四轮驱动状态,在高摩擦系数路面上转弯时则必去切换回两轮驱动。如果要全天候确保能够让四个车轮都能获得动力,那我们就需要一个中央差速器来给前后驱动桥分配动力,就像两轮驱动汽车的开放式差速器一样。

当然除了中央差速器为前后桥分配动力外,还需要前/后两个差速器给左右车轮分配动力,这就是全时四驱的雏形。但装配了三个开放式差速器的四轮驱动对于越野和提高通过性来说时毫无意义的。我们知道,开放式差速器的功能时把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受阻力小的车轮,如果一台车上使用了三个开放式差速器来调节转速差的话,那么如果有一个车轮受阻力最小,动力就会100%的传递给这个车轮。

这种情况在越野和通过恶劣路面的时候是很常见的。因为汽车在通过恶劣路面时,很容易出现一个车轮离地,或者陷入泥潭打滑的情况,那么如果装用了三个前,中,后开放式差速器的全时四驱车,遇到这种情况就无法获得牵引力继续前进了。

因此这种四驱是毫无意义的。作为像吉普威利斯那样的分时四驱来说,由于前后车桥是被刚性分配动力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前后各一半(50:50)的分配比例,所以即便前轮打滑,还有后轮能提供动力。而对于装了三个开放式差速器的全时四驱来说,就只能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差动限制器就是这样诞生的。我们知道既然开放式差速器的特性是将动力传给受阻力较小一方的车轮,那么如果我们给打滑的车轮制造一个阻力让它不能转动,那么动力自然就能传递给没有打滑(仍然有抓地力)的车轮了,从而摆脱抛锚的困境;当然,还有一种方案就是像分时四驱那样,一旦有车轮打滑,我们直接跨过差速器,把前后传动轴刚性的连接起来(锁死),那么动力将为完全按照50:50的比例来分配,那么没有打滑的车轮也能获得一部分动力从而摆脱打滑的困境。

这两种差动限制就是现在最常用的四驱技术,对于全时四驱来说,决定四轮驱动技术性能好坏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取决于差动限制方式的设计好坏。作为全球几个知名汽车生产厂商,对于四轮驱动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着各自的独特设计。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方式有哪些不同。

四轮驱动的车有哪些

四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顾名思义是指汽车前后的轮子都有动力驱动,可以按照行驶路面状态的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别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四轮驱动表示法用4×4或者4WD。注明有这些符号的汽车就是有四轮驱动的功能了。

四轮驱动以往用在越野车上,现在有些轿车也用上了这种装置。早在30多年前,在英国农机制造商弗格森的资助下,工程师狄克松和罗尔特经过长时间的研制,终于在1966年成功制造出四轮驱动小汽车,但价格昂贵不能普及;直至1980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总工程师玻奇发明了一种常啮合式四轮驱动的小汽车,简化工艺将成本降了下来,才使四轮驱动小汽车能够大量生产,并主要以跑车为主。

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而在轿车上,由于轿车的车架结构与越野车的车架结构有所不同,作用目的也有差异,所以轿车上的四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给前后轮子上。

现代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全车重量就会向后轴移动,造成前轴轻飘。这对于前轮驱动的轿车来讲,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车也会打滑,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轿车应用四轮驱动,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子的加速性能。

目前四轮驱动的小车,发动机以前置或者中置为主。轿车的四轮驱动装置已经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轮或后轮驱动时,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态的反馈信息分配前后轮子的动力,变为四轮驱动。

四驱轿车有哪些车

四驱轿车有:大众辉腾使用大众的4Motion全时四驱系统。捷豹xe,三菱蓝瑟代替戈蓝成为新的WRC战车,而动力以及四驱系统则继承戈蓝。奥迪a5、奥迪早在汽车上使用四驱系统了,A8、A6、A4都有四驱版本。奔驰S级和E级都有四驱模式。宝马以运动作为产品卖点,所以从3系开始,基本都是四驱车型。四驱系统主要分为全时四驱和半时四驱两种。全时四轮驱动是指汽车的四个车轮始终保持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系统,可靠且耗油量大。半时四驱是指在汽车上配备专用的两驱、四驱切换杆或按钮的四驱系统,汽车中常用的四驱系统是半时四-轮驱动。四驱车的优点是在爬坡过程中,车辆的倾斜会造成重量分布不均,后轮的压力会比较大,而四驱车型会分布后轮的驱动力,使爬坡更容易。四驱车在雪地行驶时也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发挥轮胎的牵引力,让车子更容易操控。缺点是一旦出现故障,所需的维修成本也更高。四轮驱动系统的外重量会减慢加速,会消耗更多的燃料。四驱系统的重量和更大的行驶阻力确实是高油耗的罪魁祸首。虽然市面上的车型是以两驱车为主,但是四驱车也是多得不胜数,车主可按自己需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