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和热板一般用途和区别(kt冷板和热板的区别)

其实冷板和热板一般用途和区别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kt冷板和热板的区别,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冷板和热板一般用途和区别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请问冷板和热板有什么区别

1、热板制作工艺: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进入粗轧机,粗轧材通过切头、尾部进入精轧机,然后进行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经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冷却速度)和卷取机卷取,成直发卷。

2、冷板制作工艺: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1、热板特点: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

2、冷板特点: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1)拉伸试验采用L0=50 mm,b=25 mm试样。

(2)弯曲试验取样方案应该按照JIS Z 2204的3号试样进行,试验方法按JIS Z 2248进行。

(3)硬度试验应按照JIS Z 2245进行。

(4)硬度HRB目标值为60±8。验收时不需要保证书中提供的实际价值。

(1)拉伸试验取横向式样;式样宽度b为25mm,式样标距L0为50mm;

(2)当无明显屈服点时,Rel可用Rp0.2代替;当产品厚度<0.70mm,且≥0.50mm时,屈服强度上限可增加20N/mm2,厚度<0.50mm时,可增加40 N/mm2;

(3)当产品厚度>1.50mm,且≤2.0mm时,r90或r的值允许降低0.1(绝对值);厚度>2.0mm时,r90或r的值允许降低0.2(绝对值);

(4)r90和n90或者r和n的值仅适用于厚度≥0.50mm的产品;r=(r0+ r45+ r90)/4,n=(n0+ n45+ n90)/4。

冷板和热板的区别是什么

据我所知冷板和热板的主要区别在于温度、材质、用途和生产工艺。冷板通常用于制造冷藏设备和冷库,需要良好的保温和耐腐蚀性能,常采用钢板、不锈钢板等材质。热板则用于加热设备和热水器等,需要高热传导性和耐压性,常用铸铁板、钢板等材质。生产工艺方面,冷板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镀锌、喷涂等,而热板则采用铸造、焊接等工艺。

热板和冷板的区别,冷板的主要用途

按金属固态成形时的温度,其成形过程分为两大类。

冷变形是指金属在进行塑性变形时的温度低于该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冷变形的特征是金属变形后具有加工硬化现象,即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韧度下降。而且冷变形制成的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对于那些不能或不易用热处理方法提高强度、硬度的金属构件,特别是薄壁细长件,利用金属在成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来提高构件的强度和硬度,则有效而经济。例如各类冷冲压件、冷轧冷挤型材、冷卷弹簧、冷拉线材、冷镦螺栓等等,可见冷变形加工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

通过冷变形加工出来的制品,其中有一些复杂件或要求较高的件,还需进行消除内应力但保留加工硬化的低温回火处理。

由于冷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现象,使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差,给进一步塑性变形带来困难,故冷变形需要重型和大功率设备;要求加工坯料表面干净、无氧化皮、平整等。另外,加工硬化使金属变形处电阻升高,耐蚀性降低。

热变形是指金属材料在其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塑性变形。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原子的活动能力大,变形所引起的硬化随即被再结晶消除,因而具有如下特征:

(1)金属在热变形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塑性,可使工件进行大量的塑性变形。又因高温下金属的屈服强度较低,故变形抗力低,易变形。

(2)热变形使金属材料内部的缩松、气孔或空隙被压实,粗大(树枝状)的晶粒组织结构被再结晶细化,从而使金属内部组织结构致密细小,力学性能(特别是韧性)明显改善和提高。

冷板和热板的区别

建筑结构所用的钢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热轧型钢和钢板;另一类是冷成型钢(冷弯、冷冲、冷轧)的薄壁型钢和压型钢板。

辊轧是是型钢和钢板成型的工序。辊轧有热轧和冷扎之分,以前者为主。冷扎只适用于小号型钢和薄板。冷轧钢板的国家标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8-88)规定其厚度为0.2~5mm(冷轧钢带厚度不大于3mm).预测2005年的冷热板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尤其是薄规格的冷板市场将好于热板市场,价格在高位区域波动。与会者认为影响明年冷热板市场走势的几个因素应予以关注:一是新增产能释放。近年来,一些钢厂加快了冷热板生产线的建设步伐,初步统计主要新建的热轧生产线有5条,增加产能800万吨;冷轧生产线2条,增加产能200万吨;明后两年,拟建及立项的热轧生产线有18条,冷轧生产线6条;加上目前国内现有的生产线,总计冷轧生产线有20条,产能3000万吨左右;热轧生产有30条,产能8000万吨左右(不含窄带钢生产机组)。二是国际市场变化。今年国际市场的冷热板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且普遍高于国内市场,导致进口量不降,出口量上升,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矛盾。近期随着美国市场价格的回落,波及欧洲及亚洲市场,导致我国冷热板的出口量开始下降,预见2005年国际的冷热板市场还可能出现变化,对国内市场将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市场需求存在变数。

普通型钢市场:总体趋稳,局部地区竞争激烈

预计2005年的国内大中型钢市场基本维持今年的运行格局,总体趋于平稳,价格小幅波动,如果没有大的冲击,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从国内的供需看,今年国内的中小型材产量增长速度较快。

据统计,目前全国主要钢铁企业拥有大型轧钢机组约13套,到2005年底,可形成大型材生产能力约907万吨;拥有中型材机组约79套,到2005年底将形成生产能力2024万吨;拥有小型轧钢机组181套,到2005年可形成生产能力6443万吨。从产能看,国内的中小型材产能的增长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供大于求的状况将会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在;而大型材市场则相对平稳,但市场竞争将比今年更趋激烈。从型材的资源流向看,华北、华东、中南市场仍是全国大中型材消费的主要地区,但这些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大中型材的生产区域,明年这些区域市场的竞争也将呈现日趋激烈的趋势。

热轧H型钢市场:大小规格产品两极分化

2005年的整个市场仍将形成大小规格两极分化的现象,小规格产品由于产能上升,竞争激烈,交易萎缩,市场不容乐观;大规格产品,由于需求较为强劲,进口资源减少,未来的市场应是谨慎乐观。从供需层面看,目前国内已建成并进行生产的热轧H型钢生产线的产能已超过300万吨,预计在2005年投产,莱钢的大规格H型钢生产线也将在2005年底投产。2005年,国内的热轧小规格H型钢总产能将达到400万吨,大规格H型钢总产能约在200万吨。今年国内市场的热轧H型钢市场已经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现在全国的热轧H型钢每月销售量20万吨,其中大规格H型钢每月销售量约15万吨,小规格H型钢的月销售量仅5万吨,但其月生产量超过了15万吨。2005年3月、6月,随着马钢和长治钢铁的小规格生产线的投产,将再增加产能约150万吨,明年小规格热轧H型钢市场的竞争将十分激烈。

关于冷板和热板一般用途和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