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砖规范要求(透水砖铺贴缝隙规范要求标准)

透水砖施工及验收规范

为规范透水砖路面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保证透水砖路面的承载、渗透和储水功能,整理了验收规程。有关透水砖路面的验收标准如下:

一、路基层

压实度应控制在重型击实标准最大密实度的92%以上。

二、基层

1、密实度应达到最大密实度的92%以上;

2、厚度允许偏差10%,且不大于2cm;

3、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4、纵坡高程允许偏差1cm;

5、表面平整均匀,没有浮石、砂窝及梅花现象。三、面层

1、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4mm(用小线检查);

2、横坡允许偏差:±0、3%;

3、相邻两块透水砖高差不大于1mm;

4、不得有活动的砖和凹凸不平现象

5、图案完整美观;

6、纵坡、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7、接缝直线度允许偏差不大于3mm(5m长度内)。

透水砖路面就是能渗透水的路面,合格的透水路面能够有效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对城市环境的改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广泛用于城市人行道、步行街、停车场等路面铺设。

透水砖施工规范有哪些

透水砖基层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碎石级配和用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含量应符合混合料设计要求,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2.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应满足设计的要求,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3.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实验室试配,依试验结果选用水泥用量低、强度及透水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4.基层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且透水水泥稳定碎石、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在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应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到规定强度。基层打好了基础,对于后期透水砖铺装保养都很有帮助,并且能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不必再短时间内翻修,节约财力物力和人力。

5.材料要求

透水砖:原材料采用水泥及砂,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

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所处环境选择,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砂:采用中砂。严禁使用海砂,严格按规范进行配比砂浆。

6.铺装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清表-素土夯实-安装侧石-碎石垫层-C15砼垫层-清理基层-弹线-试拼-铺结合层-铺透水砖-扫缝-成品保护。

清表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做好施工时的标高放样工作,确定需对地表进行清理的高度。同时,清除地表要求高度范围内的表土或腐殖土、树根、竹根、生活及建筑垃等。

安装侧石测放出道路中线和高程后,引出侧石后边桩,桩距为10~15m,路口转弯处为5m,并在边桩顶上测放出高程,令边桩磺即为侧石顶标高。

碎石垫层碎石采用自然级配20~50mm扎制碎石,进场时需进行压碎值及含泥量的试验,符合要求后进场。填筑前,根据自卸车的载重数量,打好方格网(按10cm厚度控制,根据首件工程试验确定。每一方格网内放一车碎石),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把碎石装运至方格网内,并用推土机均匀摊铺在下承层上,并整平。

透水砖验收规范是什么

施工验收规范

垫层的密实度是决定其强度、控制路面变形的主要条件,其施工质量标准如下:

1)砂砾料垫层的密实度应达到最大密实度的92%以上;

2)无砂混凝土垫层的密实度应达到最大密实度(1.9~2.1t/m3)的92%左右;

3)为保证透水路面的整体透水效果,夏季施工要做好撒水养护工作;冬季(最低温度低于2℃)应避免混凝土垫层施工,砂砾料垫层施工应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回暖后产生沉降,影响整体外观效果。

4)厚度允许偏差10%,且不大于2cm;

5)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纵坡高程允许偏差1cm;

7)表面平整均匀,没有浮石、砂窝及梅花现象。